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,國內機床消費將持續增長,有關人士預計2013年我國機床消費將達到380億美元。中國機床出口量已位列全球第八位,歐洲成為中國機床出口的重要市場。預計中國2013年機床消費將增長12%至380億美元。目前歐洲市場占中國機床出口總額的24%,市場規模約6億美元。
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李文倩認為,智能機床制造業于的產能規模于前十年高速擴張,然而技術低端等問題卻未得到根本改觀。盡管我國智能機床制造已經在世界上占得一席之地,但是低端產能在金融危機后凸顯劣勢,促使機床行業加快產品優化升級步伐。
低迷市場是逼迫我國企業謀求轉型升級的主要原因。2012年我國出口放緩幅度較大,連累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下滑,高、中、低端的機械制造市場皆遭遇滑鐵盧,充分暴露我國產能競爭力不足的事實。目前海外市場仍然沒有明確回升的信號,國內的“穩增長、調結構”等政策也更加強調精細化城市建設路線,提升產能水平、由低端領域朝高端領域邁進是滿足內需、強化國際競爭力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道路。
海外企業進入我國市場加重我國企業壓力。目前海外企業占據40%國內機床市場份額,而中國企業占據剩余60%。從比例分配上看,國內企業的狀況不算太糟,在定位清晰、規劃明確的情況下,國內企業在現有基礎上擴大市場占有率是極有可能實現的。由于我國產能偏重低端,高端領域涉足較少,因此,鎖定中高檔智能機床研發是培養國際競爭力的關鍵。只有積極開拓新興領域,注重技術交流合作,加大研發方面的人力物力投資,我國的創新能力、制造能力才能保持活躍同時得到提升。
明確的定位及發展思路還需要企業的執行力作保證。不僅制造技術落后,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也過于陳舊,導致在急速的市場變化下未能及時作出調整以應對市場需求,低端產能過度累積也主要來源于企業滯緩的反應。提升企業綜合素質、追趕國際領先管理水平是當務之急。目前沈陽機床已經著手管理系統改革,逐漸剝除生產制造環節成長為設計型公司是最終目標,此舉對于企業的專業化極為有利,有實力的企業或可效仿。
中投顧問《2013年第一季度熱點行業追蹤分析報告》指出,全球機床市場的規模20年間擴大了一倍以上,2011年達到860億美元左右。機床消費額每年平均上漲近10%??梢灶A計,“城鎮化”戰略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,相關大型基礎設施的投資金額會大幅飆升,其中,對高速鐵路、城市軌道交通、機場和智能電網的投資是重點。在工業基礎設施現代化的基礎上,對智能機床的需求也隨之上漲。
![]() |
|
|